close

  ——為民務實清廉的基層老黨員劉公梅
  □東方今報記者 張希
  通訊員 宋學剛 樊葩菡
  63歲的年齡,44年的黨齡,風雨滄桑在一位老人臉上烙下歲月的記憶,慈祥卻又幹練。時值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之際,以及建黨節前夕,她的事跡卻得到了周口市委督導組的充分肯定。 她就是川匯區彭新莊行政村支部委員、監委會主任劉公梅。
  村黨支部書記彭利生這樣評價劉公梅:我和她擱班子將近30年,我對這個人的評價,包括群眾對這個人的評價都是非常高。作為一個黨員,她以身作則,和群眾打成一片,在多項工作中,積極配合支部和黨委來完成本村的各項工作。尤其在個人方面,考慮得比較少,一心一意把精力投入到了工作中去,對於群眾需要辦的事兒,需要給群眾幫助的事兒,她都走得比較靠前,對於自己的事兒,總是放到後面。
  63歲的劉公梅曾經3次向支部提出退休,但每次選班子,她的票數總是最高,無奈何只能是“盛情難卻”。她說:“我想退,我現在一身的病,記憶力不好了,以前辦過去的事兒,都在腦子裡裝著。現在歲數不饒人了,工作起來比較吃力。我心裡想著,別再拖黨組織的後腿了,遇到了合適的人選,就讓我退了吧。”群眾說:“你說退就退呀,民意不可違啊。”每次聽到這話,劉公梅就會嫣然一笑。
  在群眾的眼中,她就是個大公無私的當家人;在兒女眼中,她卻是個不知顧家的老媽媽。每次拆遷過後,她所居住的房屋面積越來越小,直到最後沒辦法只能和兒子、媳婦住到一起。她為了工作,媳婦都不想和她說話。問她後悔嗎?她說不後悔,她說,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幾個大字已經牢牢地印在了她的心中。
  看劉公梅家,不過是一個普通的農家。當問起她這麼大歲數掙下了多少家產時,她不好意思地說,自從嫁過來,一直花的都是老伴的錢,自己的錢,都救濟困難群眾了。多年以前,劉公梅在村裡和其他班子成員一塊開展工作,一名村幹部無意中一抬手正好撞在劉公梅的右眼上。當時劉公梅就感到一陣炙熱的疼痛,第二天眼睛腫得像個桃子。當腫消了之後,醫生告訴她這隻右眼可能永遠看不到東西了。這個秘密她一直沒有提起過。
  劉公梅出生於西華縣皮營鄉李方口行政村,在娘家時,就擔任著民兵營長。1972年嫁到彭新莊行政村後,先後任該村的民兵營長、生產隊現金會計、糧食保管、會計主任、婦女主任、村委主任、監委會主任等職務,直到現在還在擔任著川匯區金海路辦事處彭新莊行政村支部委員、檢委會主任。置身鄉村沃土,和群眾有著深厚的感情。劉公梅先後幫助7任村支部、村委班子開展工作。1975年發大水,糧食大量減產,群眾生產困難,她在自家都不能吃飽的情況下,主動救濟本村群眾。1977年她臨危受命,從大隊回到小隊任小隊隊長,幫助小隊度過最苦難三年時期。
  劉公梅同志是農村的一個普通黨員,她的事跡是平凡的,平凡得她自己都不願去講,但從平凡的事跡中可以看出她時時處處都在維護群眾的利益,維護黨員在群眾中的形象。
  這樣一位基層最美的黨員幹部一定獲得過很多榮譽。可在劉公梅家找不到榮譽證書和獎狀。她說,不是沒有,而是搬家的次數太多,裝滿了證書和獎狀的大木箱已經找不到了。榮譽證書和獎狀都是形式,對她的褒獎時時刻刻卻裝在彭新莊群眾的心裡。一鍵分享到【網絡編輯:李鵬勛】【打印】【頂部】【關閉】
     (原標題:植根鄉村沃土 芬芳一方鄉鄰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q36jqst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